Super User

Super User

上海_标题.jpg

   全球工业微生物大会(GIM)于 1970 年起源于布拉格,在比萨举行的 GIM2019 上更名为 "全球工业微生物学",这是它第二次来到中国,与国际代谢工程学会(IMES)于 2015 年在北京发起的一年两次的代谢工程峰会不谋而合。我们相信,这一合作将为全球合作打开大门。

   本届大会将致力于探究工业微生物领域核心发展趋势,汇聚国内外人才之力,探讨科技浪潮中的新机遇与新挑战,助推工业微生物产业蓬勃发展。大会将举行 10 场全体大会和 13 场分会,包括海报展示和快闪讲座,内容涵盖基础和应用微生物学,从工业微生物到代谢工程、合成生物学、人工智能和人类健康。GIM & MES 2024 得到了中国微生物学会(CSM)、GIM、ISBA 和 IMES 的大力支持,由上海交通大学和华东理工大学主办,并得到了中国顶尖研究机构的协助。

 邀请函原文.png

邀请信原文

 

大会主席:

邓子新

l  中国科学院院士

l  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

l  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l  GIM主席

张立新

l  华东理工大学教授

l  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l  ISBA副主席

 

大会议题:

本届大会设置12个工业微生物学领域相关议题,并专设国际代谢工程高端论坛,采取多种报告形式,围绕工业微生物及代谢工程领域开展交流研讨。

 

大会亮点:

本届大会聚焦工业微生物学、代谢工程等基础与应用研究领域,国内外院士专家、知名学者、企业领袖等汇聚一堂,共同推动生命学科高质量发展,助力工业微生物产业创新发展。

 

大会时间:2024年9月20日-25日

大会地点:上海市浦东新区富城路33号香格里拉酒店

报名链接:https://www.gim-mes2024.org/

 

640.png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融媒体记者 李子吉

 

  “未来产业”,从政策层面来看,最早出自2021年3月发布的《“十四五”规划纲要》,在提及“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时明确提出“要前瞻谋划未来产业”。

   3月5日,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将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提出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

  “未来产业”,看上去是一个很遥远的概念,充满着不确定性,可经过多年的“落子”,似乎已并不是遥不可及。

 

发展势头强劲,前景可期

 

   据国家信息中心统计,全国有超过20个省市围绕前沿领域推进未来产业。北京、上海、浙江、江西、山西、深圳等地陆续出台相关意见规划,绘制未来产业发展新蓝图。

   发展到如今,国内商业航天领域发展十分迅速,也取得了许多成就:例如,2023年4月,北京天兵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三级中型火箭“天龙二号”首飞成功,标志着中国商业航天迎来首款入轨飞行的液体运载火箭;今年1月,民营火箭公司东方空间研制的全球最大固体运载火箭——引力一号(遥一)运载火箭首飞并取得成功。今年东方空间预计还将执行2次“引力一号”运载火箭发射任务。

   随着国内商业航天市场的飞速发展,其规模也在持续增长。据统计,2023年我国民营火箭共实施发射13次,成功入轨12次,创造了我国商业航天新纪录。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自2015年以来保持高速增长,2017年-2024年年均增长率保持在20%以上,预计2024年商业航天市场规模约达2.34万亿元。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民航大学副校长吴仁彪表示,无人机产业是低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发展引擎,低空空域是国家的基础性战略资源,是低空经济的关键投入要素,极具经济、国防和社会价值。在低空改革和经济政策的双重叠加下,低空经济发展迎来重大机遇期。截至2023年底,全国共有无人机运营企业1.98万家,全国无人机生产厂家达到2200家,我国无人机产业的发展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全国政协委员、广州市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广州市委会主委、广州市科技局局长王桂林认为,目前我国低空经济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但发展势头强劲,呈现三大态势。一是低空上下游产业井喷。国家出台系列政策,湖南、江西、安徽、广东等省份抢抓战略机遇,未来五年内预计行业规模从千亿向万亿级跃升。二是技术数智化转型加速。以AI等技术创新为支撑,通用航空和无人驾驶航空器在导航定位、遥感成像等方面实现质的飞跃,形成行业交融发展模式。三是应用场景多元化。市场主体以及国资平台积极入局,探索低空经济各类场景的创新突破,应用场景多点开花。

   《“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明确将生物制造作为生物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提出“依托生物制造技术,实现化工原料和过程的生物技术替代,发展高性能生物环保材料和生物制剂,推动化工、医药、材料、轻工等重要工业产品制造与生物技术深度融合,向绿色低碳、无毒低毒、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型”。

   中国科学家们在合成生物学领域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和应用进展。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科学家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使淀粉生产从传统农业种植模式向工业车间生产转变成为可能;清华大学合成与系统生物学中心团队筛选出了适应力非常强的工业微生物菌株嗜盐菌Halomonas,实现了生物制造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

650.jpg

 

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

 

   全国政协委员、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认为,要积极为新质生产力构建培育平台,夯实技术底座,进而为经济发展注入动力。

  “形成新质生产力,发展未来产业是关键之一。”施一公表示,当前,未来产业已经成为决定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的“关键变量”,全世界主要经济体都在积极布局未来产业,而未来产业的发展需要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

   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江苏省委会副主委,常州市副市长蒋鹏举表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关键在于抓创新。“只有创新才有可能形成新质生产力,其中,科技创新是关键,龙头企业是创新的核心部分。国家层面正在进行科技体制改革,近期也出台了系列举措,是为了更好地营造创新氛围和生态,让大家都愿意创新,但创新生态相对复杂,并非几个科技项目,要从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抓创新。”

   粤港澳大湾区一直以来都致力于打造具有全球性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在实现技术变革、要素创新配置、推动产业升级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发展未来产业、塑造新质生产力铺就了厚实基础。

   针对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未来产业,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常委、民盟广东省常委、深圳市政协副主席吴以环提出四项建议,同时强调了创新网络的重要性:一是完善粤港澳大湾区未来产业创新网络政策支持和机制保障,搭建重点区域内联合创新网络体系,促进技术和标准的快速发展。二是构建粤港澳三地政产学研用资协同创新平台。三是加强大湾区内大学网络建设,支持粤港澳高校合作办学,联合共建优势学科、实验室和研究中心,共享学科资源和研究设施。四是打造可持续的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张英建议要加大低空航空器研发力度,加快培育研发、制造、服务相关领军企业,聚焦发展无人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通航飞机等重点整机产品,强化产品到服务的端到端数字化建设,抢占低空经济产业链高地;加强科研机构、企业和高等院校之间的合作,创新解决科研人员激励、知识产权保护和科技成果转化难等问题,加快打通工程化应用“最后一公里”。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是坚持创新。”全国人大代表、智飞生物副董事长蒋凌峰认为,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要以科技创新为主要驱动力量。据蒋凌峰介绍,智飞生物持续跟踪行业前沿技术发展动态,紧跟产业发展潮流,布局mRNA、腺病毒载体、新型佐剂、多联多价等九大疫苗研发技术平台,并围绕技术平台搭建起八大创新产品矩阵,不断巩固公司研发技术壁垒,持续强化公司核心竞争优势。

   当前合成生物制造也是各方竞相抢占的科技高地,全国政协委员、民盟武汉市委主委、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副院长舒晓刚建议,组建高端智库,建立健全多元化资金保障机制,积极发挥国家融资担保基金体系作用,同时加强生物制造相关的生物安全和伦理风险研究评估,强化科学监管,加快制订相关行业标准,在保障人类和环境安全的前提下,促进生物制造产业可持续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安琪生物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熊涛建议,加大对微生物蛋白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在先进制造业发展、核心技术攻关、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和省部级微生物蛋白研究平台等方面给予政策资金支持,引导、鼓励、规范、支持产业发展。同时完善微生物蛋白法规、标准、体系建设,加快新菌种微生物蛋白的法规审批进度,完善市场准入政策,加强微生物蛋白宣传、推广与应用。

   在生物医药的创新方面,全国政协委员、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主任吴德沛提出,要平衡“医保+集采”和产业发展,实现降低医疗成本和企业持续发展的双赢局面。一方面,建立高价值创新药上市保护期机制;另一方面,建立创新药新适应证直接入医保机制,鼓励创新产品拓展新适应证

 

拓展应用场景,推动供需精准对接

 

   前沿技术转化为未来产业,离不开丰富的应用场景。多样化的应用场景需求也有望催生更多未来产业技术路线。

   如果说科技创新是未来产业发展的“最初一公里”,应用场景则是推动未来产业前沿技术产品定型、用户群体培育、市场需求挖掘,加速产业化进程的“催化剂”。

   在全国人大代表、九三学社四川省委会副主委、自贡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张铭看来,低空公共服务应用场景可拓展范围很广,建议拓展通航飞机、无人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等在电力巡线、港口巡检、江河巡查、公路巡检、农林植保、森林防火、环保巡查、国土测绘、环境保护、物流配送、应急救援、医疗救助、森林灭火、城市消防等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另外,除拓宽低空运输、公共服务等应用场景外,还应进一步建立、完善中国低空空域管理标准,并完善无人机适航认证体系。

   推动无人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早日实现有人与无人商用融合飞行,发挥无人机产业在低空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化、集群化、生态化发展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抓手。全国人大代表、航空工业沈飞党委书记、董事长纪瑞东建议,扩大低空空域开放试点范围,推进工业级无人机商用融合飞行的适航标准与政策出台,发展干/支线航空无人智慧物流生态,加速实现大吨位货运无人机系统商用融合飞行运营。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研究发展部部长王巍院士表示,目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正在加快适应商业航天市场的产品开发,突破高性价比商业卫星关键技术,推出通信、导航、遥感及综合性商业卫星产品;重点开发商业市场急需的高性价比固体火箭发动机、YF-102系列液体火箭发动机、YF-209液氧甲烷可重复使用发动机等。

   同时,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还将加大定标场网、火箭发动机试车台等大型试验设施设备开放共享力度,参与商业发射场建设,建立涵盖商业发射测控网、商业发射场、发射服务、回收与重复利用、在轨支持等任务的全产业链一体化服务模式。

   2023年9月,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上海市加快合成生物创新策源 打造高端生物制造产业集群行动方案(2023-2025年)》,《方案》中表示要聚焦合成生物技术在生物医药、先进材料、消费品、能源和环保五大领域的应用,建议推动生物制造高端化、绿色化发展。

   在重点任务中也布置了要建设高能级生物铸造厂,围绕天然产物合成、新型生物基材料、化妆品功能性原料、合成食用蛋白、新型能源、环境污染物生物修复等细分领域,推进建设高能级产业创新中心和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

670.jpg

 

集群化发展,打造未来产业发展矩阵

 

   今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发布《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要实现建设一批未来产业孵化器和先导区、突破百项前沿关键核心技术、形成百项标志性产品等内容,初步形成符合中国实际的未来产业发展模式”。

   产业是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核心载体,集群化发展可以发挥不同企业的优势,形成集群效应,让大量企业、资本、人才和信息在空间上集聚和结网,增强各个生产环节衔接的紧密性,建立集群发展模式,可以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以研优产,以产促研,畅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渠道,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新质生产力提供更多内生动力。

   2021年底,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引导创新资源向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集聚发展,围绕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等领域培育一批世界级龙头企业。

   2022年上海市出台实施《上海打造未来产业创新高地发展壮大未来产业集群行动方案》,提出到2030年在未来健康、未来智能、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材料等领域涌现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硬核成果、创新企业和领军人才,将培育形成5个未来产业集群。

   2024年1月6日,北京市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创新发展工作推进会在昌平举行。会上,北京市合成生物制造技术创新中心和中关村合成生物制造产业集聚区揭牌并启动建设。

   筹建中的合成生物制造技术创新中心将重点布局生物催化剂设计、生物制造原料开发、生物制造过程强化、生物制造产品工程等四大分中心,开展全流程技术攻关,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中关村合成生物制造产业集聚区以昌平全域为基底,以未来科学城为重点,打造集“总部办公+研发平台+孵化加速+小试中试”为一体的创新孵化空间,满足各类生物制造产业需求。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专职总师单晓明建议国家出台通用机场建设和运营财政支持政策,规划建设打造国家低空经济产业综合示范区。聚焦“通航+制造+商贸+服务”,面向未来大体量低空飞行器的安全监管和高效服务要求,依托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谋划低空空域管控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打造低空经济示范区。

   1月23日,广东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广东省省长王伟中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4年,广东省将支持深圳、广州、珠海建设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打造大湾区低空经济产业高地。据悉,这已是广东省政府连续第二年将低空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全国人大代表、仕佳光子常务副总经理吴远大表示,鹤壁市紧抓卫星产业发展机遇,围绕“星、箭、网、端、用”产业链核心环节,先后签约落地航天宏图、龙芯中科、天章卫星、航天驭星、中科星云等20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天章火箭、蓝箭航天等33家企业正在洽谈对接。吴远大建议,国家支持鹤壁打造全中国商业航天卫星城市,在重大项目手续办理上开通绿色通道,支持国家级研发平台、实验室创建,将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布局鹤壁。

 

原文出处:《中国战略新兴产业》两会热词.未来产业布局落子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会5日9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大会。

640.jpg

 

   国务院总理李强代表国务院,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强化固体废物、新污染物、塑料污染治理;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实施产业创新工程,完善产业生态,拓展应用场景,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巩固扩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领先优势,加快前沿新兴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等产业发展,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制定未来产业发展规划,开辟量子技术、生命科学等新赛道,创建一批未来产业先导区。鼓励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优化产业投资基金功能。加强重点行业统筹布局和投资引导,防止产能过剩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报告的要点如下:

 

一、2023年工作回顾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2%

粮食产量1.39万亿斤

城镇新增就业1244万人

全年新增税费优惠超过2.2万亿元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球比重超过60%

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出口增长近30%

 

二、今年主要预期目标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

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

粮食产量1.3万亿斤以上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5%左右

 

三、今年部分重点工作

 

财政:赤字率拟按3%安排。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上年增加1.1万亿元

政府投资: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9万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拟安排7000亿元

特别国债:从今年开始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今年先发行1万亿元

未来产业:开辟量子技术、生命科学等新赛道

数字经济:开展“人工智能+”行动

消费:鼓励和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提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

住房: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完善商品房相关基础性制度

就业:要强化促进青年就业政策举措。分类完善灵活就业服务保障措施

乡村振兴:在全国实施三大主粮生产成本和收入保险政策。加强充电桩、冷链物流、寄递配送设施建设

城镇化:稳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动解决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停车等难题

教育:开展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推动学前教育普惠发展

医保: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30元

社会保障: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月最低标准提高20元,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在全国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多渠道增加托育服务供给

开放: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放宽电信、医疗等服务业市场准入。提升外籍人员来华工作、学习、旅游便利度

环保: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相关市场化机制

 

8616e8f39dfc6fdb990a449cb47e218.jpg

 

以下为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一、2023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本届政府依法履职的第一年。面对异常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付出艰辛努力,新冠疫情防控实现平稳转段、取得重大决定性胜利,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圆满完成,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

——经济总体回升向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6万亿元,增长5.2%,增速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城镇新增就业1244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2%。居民消费价格上涨0.2%。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未来产业有序布局,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一批重大产业创新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国产大飞机C919投入商业运营,国产大型邮轮成功建造,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球比重超过60%。

——科技创新实现新的突破。国家实验室体系建设有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成果丰硕,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第四代核电机组等高端装备研制取得长足进展,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等前沿领域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28.6%。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持续提升。

——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新一轮机构改革中央层面基本完成,地方层面有序展开。加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政策。自贸试验区建设布局进一步完善。出口占国际市场份额保持稳定,实际使用外资结构优化,共建“一带一路”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更为彰显。

——安全发展基础巩固夯实。粮食产量1.39万亿斤,再创历史新高。能源资源供应稳定。重要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提升。经济金融重点领域风险稳步化解。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

——生态环境质量稳中改善。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开展,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地表水和近岸海域水质持续好转。“三北”工程攻坚战全面启动。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历史性超过火电,全年新增装机超过全球一半。

——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脱贫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长8.4%。加大义务教育、基本养老、基本医疗等财政补助力度,扩大救助保障对象范围。提高“一老一小”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6600多万纳税人受益。加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保障性住房供给,惠及上千万家庭。

回顾过去一年,多重困难挑战交织叠加,我国经济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成绩来之不易。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地缘政治冲突加剧,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外部环境对我国发展的不利影响持续加大。从国内看,经历三年新冠疫情冲击,经济恢复发展本身有不少难题,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加速显现,很多新情况新问题又接踵而至。外需下滑和内需不足碰头,周期性和结构性问题并存,一些地方的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隐患凸显,部分地区遭受洪涝、台风、地震等严重自然灾害。在这种情况下,政策抉择和工作推进面临的两难多难问题明显增加。经过全国上下共同努力,不仅实现了全年预期发展目标,许多方面还出现积极向好变化。特别是我们深化了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积累了克服重大困难的宝贵经验。实践充分表明,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有勇气、有智慧、有能力战胜任何艰难险阻,中国发展必将长风破浪、未来可期!

   一年来,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针对严峻挑战和疫后经济恢复特点,我们统筹稳增长和增后劲,突出固本培元,注重精准施策,把握宏观调控时、度、效,加强逆周期调节,不搞“大水漫灌”和短期强刺激,更多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用力,全年经济运行呈现前低中高后稳态势。围绕扩大内需、优化结构、提振信心、防范化解风险,延续优化一批阶段性政策,及时推出一批新政策,打出有力有效的政策组合拳。财政政策加力提效,加强重点领域支出保障,全年新增税费优惠超过2.2万亿元,增发1万亿元国债支持灾后恢复重建、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货币政策精准有力,两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两次下调政策利率,科技创新、先进制造、普惠小微、绿色发展等贷款大幅增长。出台支持汽车、家居、电子产品、旅游等消费政策,大宗消费稳步回升,生活服务消费加快恢复。发挥政府投资撬动作用,制定促进民间投资政策,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和制造业投资较快增长。因城施策优化房地产调控,推动降低房贷成本,积极推进保交楼工作。制定实施一揽子化解地方债务方案,分类处置金融风险,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二是依靠创新引领产业升级,增强城乡区域发展新动能。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全面部署推进新型工业化。出台稳定工业经济运行、支持先进制造业举措,提高重点行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推动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工业企业利润由降转升。数字经济加快发展,5G用户普及率超过50%。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进一步放宽放开城市落户条件,增强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66.2%。强化农业发展支持政策,有力开展抗灾夺丰收,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乡村振兴扎实推进。完善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在落实区域重大战略方面推出一批新举措,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区域发展协调性、平衡性不断增强。

   三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持续改善营商环境。出台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总体工作方案,清理一批妨碍公平竞争的政策规定。分别推出支持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发展政策,建立政企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开展清理拖欠企业账款专项行动,加强违规收费整治。深化财税金融、农业农村、生态环保等领域改革。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出口增长近30%。完善吸引外资政策,拓展制度型开放。扎实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与共建国家贸易投资较快增长。

   四是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深入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抓好水土流失、荒漠化综合防治。加强生态环保督察。制定支持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政策。推进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启动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和园区建设。积极参与和推动全球气候治理。

   五是着力抓好民生保障,推进社会事业发展。聚焦群众关切,办好民生实事。高度重视稳就业,出台支持企业稳岗拓岗政策,加强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促进服务,脱贫人口务工规模超过3300万。强化义务教育薄弱环节建设,做好“双减”工作,国家助学贷款提标降息惠及1100多万学生。落实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措施,扎实做好流感、支原体肺炎等传染病防治。实施职工医保普通门诊统筹。加强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大力发展老年助餐服务。提高优抚标准。强化困难群众兜底保障。有效应对海河等流域特大洪涝灾害,做好甘肃积石山地震等抢险救援,加强灾后恢复重建。推动文化传承发展,旅游市场全面恢复。群众体育蓬勃开展,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成功举办,我国体育健儿勇创佳绩。

   六是全面加强政府建设,大力提升治理效能。坚定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当好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全面提高政府履职能力。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法律议案10件,制定修订行政法规25部,实施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自觉依法接受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注重调查研究,努力使政策和工作符合实际、贴近群众。优化督查工作机制。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纠治“四风”,有力推进金融单位、国有企业等巡视整改工作。创新和完善城乡基层治理。扎实做好信访工作。狠抓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推动完善国家安全体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有效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平安中国建设取得新进展。

   一年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习近平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访多国,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等重大多双边活动。成功举办中国-中亚峰会、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重大主场外交活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深化拓展全球伙伴关系,在解决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中发挥积极建设性作用。中国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我代表国务院,向全国各族人民,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向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表示衷心感谢!向关心和支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各国朋友,表示衷心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地区热点问题频发,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还不稳固,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国际循环存在干扰。部分中小企业经营困难。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公共服务仍有不少短板。一些地方基层财力比较紧张。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强。重点领域改革仍有不少硬骨头要啃。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任重道远。安全生产的薄弱环节不容忽视。政府工作存在不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仍较突出,一些改革发展举措落实不到位。有的干部缺乏担当实干精神,消极避责、做表面文章。一些领域腐败问题仍然多发。我们一定直面问题和挑战,尽心竭力做好工作,决不辜负人民期待和重托!

二、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做好政府工作,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综合分析研判,今年我国发展面临的环境仍是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我国具有显著的制度优势、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产业体系完备的供给优势、高素质劳动者众多的人才优势,科技创新能力在持续提升,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在加快壮大,发展内生动力在不断积聚,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必须增强信心和底气。同时要坚持底线思维,做好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充分准备。只要我们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决策部署,紧紧抓住有利时机、用好有利条件,把各方面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一定能战胜困难挑战,推动经济持续向好、行稳致远。

   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粮食产量1.3万亿斤以上;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5%左右,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提出上述预期目标,综合考虑了国内外形势和各方面因素,兼顾了需要和可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5%左右,考虑了促进就业增收、防范化解风险等需要,并与“十四五”规划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相衔接,也考虑了经济增长潜力和支撑条件,体现了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要求。实现今年预期目标并非易事,需要政策聚焦发力、工作加倍努力、各方面齐心协力。

   我们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稳是大局和基础,各地区各部门要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谨慎出台收缩性抑制性举措,清理和废止有悖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规定。进是方向和动力,该立的要积极主动立起来,该破的要在立的基础上坚决破,特别是要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政策工具创新和协调配合。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综合考虑发展需要和财政可持续,用好财政政策空间,优化政策工具组合。赤字率拟按3%安排,赤字规模4.06万亿元,比上年年初预算增加1800亿元。预计今年财政收入继续恢复增长,加上调入资金等,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28.5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1万亿元。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9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000亿元。为系统解决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进程中一些重大项目建设的资金问题,从今年开始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今年先发行1万亿元。现在很多方面都需要增加财政投入,要大力优化支出结构,强化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和基本民生财力保障,严控一般性支出。中央财政加大对地方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适当向困难地区倾斜,省级政府要推动财力下沉,兜牢基层“三保”底线。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严肃财经纪律,加强财会监督,严禁搞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坚决制止铺张浪费。各级政府要习惯过紧日子,真正精打细算,切实把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用出实效来。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加强总量和结构双重调节,盘活存量、提升效能,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避免资金沉淀空转。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优化融资增信、风险分担、信息共享等配套措施,更好满足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

   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围绕发展大局,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环保等政策协调配合,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强化政策统筹,确保同向发力、形成合力。各地区各部门制定政策要认真听取和吸纳各方面意见,涉企政策要注重与市场沟通、回应企业关切。实施政策要强化协同联动、放大组合效应,防止顾此失彼、相互掣肘。研究储备政策要增强前瞻性、丰富工具箱,并留出冗余度,确保一旦需要就能及时推出、有效发挥作用。加强对政策执行情况的跟踪评估,以企业和群众满意度为重要标尺,及时进行调整和完善。精准做好政策宣传解读,营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政策环境。

   完成今年发展目标任务,必须深入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集中精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强化系统观念,把握和处理好重大关系,从整体上深入谋划和推进各项工作。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继续固本培元,增强宏观调控针对性有效性,注重从企业和群众期盼中找准工作着眼点、政策发力点,努力实现全年增长目标。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在坚守安全底线的前提下,更多为发展想办法、为企业助把力。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注重以发展思维看待补民生短板问题,在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从根本上说,推动高质量发展要靠改革。我们要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深化改革开放,促进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持续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三、2024年政府工作任务

   党中央对今年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紧紧抓住主要矛盾,着力突破瓶颈制约,扎实做好各项工作。

(一)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充分发挥创新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

   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保持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着力补齐短板、拉长长板、锻造新板,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实施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工程,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加快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加强标准引领和质量支撑,打造更多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制造”品牌。

   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实施产业创新工程,完善产业生态,拓展应用场景,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巩固扩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领先优势,加快前沿新兴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等产业发展,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制定未来产业发展规划,开辟量子技术、生命科学等新赛道,创建一批未来产业先导区。鼓励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优化产业投资基金功能。加强重点行业统筹布局和投资引导,防止产能过剩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制定支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加快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推进服务业数字化,建设智慧城市、数字乡村。深入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支持平台企业在促进创新、增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健全数据基础制度,大力推动数据开发开放和流通使用。适度超前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加快形成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我们要以广泛深刻的数字变革,赋能经济发展、丰富人民生活、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二)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

   坚持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一体统筹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一体部署实施,深化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动力。

   加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制定实施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开展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改善农村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持续深化“双减”,推动学前教育普惠发展,加强县域普通高中建设。办好特殊教育、继续教育,引导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大力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实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优化学科专业和资源结构布局,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增强中西部地区高校办学实力。大力发展数字教育。弘扬教育家精神,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厚植人民幸福之本,夯实国家富强之基。

   加快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强化基础研究系统布局,长期稳定支持一批创新基地、优势团队和重点方向,增强原始创新能力。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产业发展需要,部署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集成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社会创新资源,推进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加强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研究。完善国家实验室运行管理机制,发挥国际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辐射带动作用。加快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体系化布局,推进共性技术平台、中试验证平台建设。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激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深化产学研用结合,支持有实力的企业牵头重大攻关任务。加强健康、养老等民生科技研发应用。加快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深化科技评价、科技奖励、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制度改革,健全“揭榜挂帅”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制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举措。广泛开展科学普及。培育创新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营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全方位培养用好人才。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推进高水平人才高地和吸引集聚人才平台建设,促进人才区域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发现和培养机制,建设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平台,打造卓越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加大对青年科技人才支持力度。积极推进人才国际交流。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优化工作生活保障和表彰奖励制度。我们要在改善人才发展环境上持续用力,形成人尽其才、各展其能的良好局面。

(三)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推动经济实现良性循环。

   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更好统筹消费和投资,增强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促进消费稳定增长。从增加收入、优化供给、减少限制性措施等方面综合施策,激发消费潜能。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实施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促进政策,积极培育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鼓励和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提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推动养老、育幼、家政等服务扩容提质,支持社会力量提供社区服务。优化消费环境,开展“消费促进年”活动,实施“放心消费行动”,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实施标准提升行动,加快构建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标准体系,推动商品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改善生活需要。

   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带动放大效应,重点支持科技创新、新型基础设施、节能减排降碳,加强民生等经济社会薄弱领域补短板,推进防洪排涝抗灾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各类生产设备、服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加快实施“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项目。今年中央预算内投资拟安排7000亿元。合理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投向领域和用作资本金范围,额度分配向项目准备充分、投资效率较高的地区倾斜。统筹用好各类资金,防止低效无效投资。深化投资审批制度改革。着力稳定和扩大民间投资,落实和完善支持政策,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建设。进一步拆除各种藩篱,在更多领域让民间投资进得来、能发展、有作为。

(四)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推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都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要不断完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体制机制,为各类所有制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竞相发展的良好环境。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打造更多世界一流企业。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做强做优主业,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建立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指引制度。全面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及配套举措,进一步解决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平执法、权益保护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提高民营企业贷款占比、扩大发债融资规模,加强对个体工商户分类帮扶支持。实施降低物流成本行动,健全防范化解拖欠企业账款长效机制,坚决查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积极支持企业家专注创新发展、敢干敢闯敢投、踏踏实实把企业办好。

   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制定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标准指引。着力推动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方面制度规则统一。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出台公平竞争审查行政法规,完善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监管规则。专项治理地方保护、市场分割、招商引资不当竞争等突出问题,加强对招投标市场的规范和管理。坚持依法监管,严格落实监管责任,提升监管精准性和有效性,坚决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推进财税金融等领域改革。建设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先行区。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落实金融体制改革部署,加大对高质量发展的财税金融支持。深化电力、油气、铁路和综合运输体系等改革,健全自然垄断环节监管体制机制。深化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药卫生、养老服务等社会民生领域改革。

(五)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互利共赢。

   主动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推动外贸质升量稳。加强进出口信贷和出口信保支持,优化跨境结算、汇率风险管理等服务,支持企业开拓多元化市场。促进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健康发展,优化海外仓布局,支持加工贸易提档升级,拓展中间品贸易、绿色贸易等新增长点。积极扩大优质产品进口。全面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出台服务贸易、数字贸易创新发展政策。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办好进博会、广交会、服贸会、数贸会等重大展会。加快国际物流体系建设,打造智慧海关,助力外贸企业降本提效。

   加大吸引外资力度。继续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放宽电信、医疗等服务业市场准入。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鼓励外资企业境内再投资。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保障依法平等参与政府采购、招标投标、标准制定,推动解决数据跨境流动等问题。加强外商投资服务保障,打造“投资中国”品牌。提升外籍人员来华工作、学习、旅游便利度。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赋予自贸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等更多自主权,推动开发区改革创新,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抓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的落实落地。稳步推进重大项目合作,实施一批“小而美”民生项目,积极推动数字、绿色、创新、健康、文旅、减贫等领域合作。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

   深化多双边和区域经济合作。推动落实已生效自贸协定,与更多国家和地区商签高标准自贸协定和投资协定。推进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推动加入《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全面深入参与世贸组织改革,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让更多合作共赢成果惠及各国人民。

(六)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安全,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标本兼治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维护经济金融大局稳定。

   稳妥有序处置风险隐患。完善重大风险处置统筹协调机制,压实企业主体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地方属地责任,提升处置效能,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优化房地产政策,对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要一视同仁给予支持,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统筹好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和稳定发展,进一步落实一揽子化债方案,妥善化解存量债务风险、严防新增债务风险。稳妥推进一些地方的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处置。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

   健全风险防控长效机制。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趋势和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完善商品房相关基础性制度,满足居民刚性住房需求和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建立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政府债务管理机制,完善全口径地方债务监测监管体系,分类推进地方融资平台转型。健全金融监管体制,提高金融风险防控能力。

   加强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完善粮食生产收储加工体系,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推进国家水网建设。强化能源资源安全保障,加大油气、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力度。加快构建大国储备体系,加强重点储备设施建设。提高网络、数据等安全保障能力。有效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支撑国民经济循环畅通。

(七)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

   加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巩固大豆扩种成果,推动大面积提高单产。适当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在全国实施三大主粮生产成本和收入保险政策,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加大产粮大县支持力度,完善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扩大油料生产,稳定畜牧业、渔业生产能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加强病虫害和动物疫病防控。加大种业振兴、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实施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严守耕地红线,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加强黑土地保护和盐碱地综合治理,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资补助水平。各地区都要扛起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责任。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必须践行好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始终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毫不放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强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支持脱贫地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推进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强化易地搬迁后续帮扶。深化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加大对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支持力度,建立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常态化帮扶机制,让脱贫成果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

稳步推进

   农村改革发展。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启动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整省试点。深化集体产权、集体林权、农垦、供销社等改革,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着眼促进农民增收,壮大乡村富民产业,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培养用好乡村人才。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大力改善农村水电路气信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加强充电桩、冷链物流、寄递配送设施建设,加大农房抗震改造力度,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八)推动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大力优化经济布局。

   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起来,加快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格局。

   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我国城镇化还有很大发展提升空间。要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行动,促进各类要素双向流动,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把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摆在突出位置,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完善“人地钱”挂钩政策,让有意愿的进城农民工在城镇落户,推动未落户常住人口平等享受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培育发展县域经济,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使县城成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注重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稳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中村改造,加快完善地下管网,推动解决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停车等难题,加强无障碍、适老化设施建设,打造宜居、智慧、韧性城市。新型城镇化要处处体现以人为本,提高精细化管理和服务水平,让人民群众享有更高品质的生活。

   提高区域协调发展水平。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按照主体功能定位,积极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加快崛起、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等战略,提升东北和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能力。支持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经济发展优势地区更好发挥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抓好标志性项目在雄安新区落地建设。持续推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加强边疆地区建设,统筹推进兴边富民行动。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加强国家战略腹地建设。制定主体功能区优化实施规划,完善配套政策。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

(九)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

推动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深入实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强化固体废物、新污染物、塑料污染治理。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组织打好“三北”工程三大标志性战役,推进国家公园建设。加强重要江河湖库生态保护治理。持续推进长江十年禁渔。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健全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充分调动各方面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积极性。

   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推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城乡建设发展绿色转型。落实全面节约战略,加快重点领域节能节水改造。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相关市场化机制,推动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发展,促进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应用,加快形成绿色低碳供应链。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打造绿色低碳发展高地。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扎实开展“碳达峰十大行动”。提升碳排放统计核算核查能力,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扩大全国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深入推进能源革命,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加强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和外送通道建设,推动分布式能源开发利用,发展新型储能,促进绿电使用和国际互认,发挥煤炭、煤电兜底作用,确保经济社会发展用能需求。

(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履行好保基本、兜底线职责,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多措并举稳就业促增收。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要突出就业优先导向,加强财税、金融等政策对稳就业的支持,加大促就业专项政策力度。落实和完善稳岗返还、专项贷款、就业和社保补贴等政策,加强对就业容量大的行业企业支持。预计今年高校毕业生超过1170万人,要强化促进青年就业政策举措,优化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扎实做好退役军人、农民工等群体就业工作,加强对残疾人等就业困难人员帮扶。分类完善灵活就业服务保障措施,扩大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坚决纠正各类就业歧视,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完善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适应先进制造、现代服务、养老照护等领域人才需求,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努力促进低收入群体增收。

   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继续做好重点传染病防控。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30元。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推动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完善国家药品集中采购制度,强化医保基金使用常态化监管,落实和完善异地就医结算。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以患者为中心改善医疗服务,推动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着眼推进分级诊疗,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加强县乡村医疗服务协同联动,扩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慢性病、常见病用药种类。加快补齐儿科、老年医学、精神卫生、医疗护理等服务短板。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加强中医优势专科建设。深入开展健康中国行动和爱国卫生运动,筑牢人民群众健康防线。

   加强社会保障和服务。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月最低标准提高20元,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完善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在全国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积极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加强城乡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建设,加大农村养老服务补短板力度。加强老年用品和服务供给,大力发展银发经济。推进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健全生育支持政策,优化生育假期制度,完善经营主体用工成本合理共担机制,多渠道增加托育服务供给,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做好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救助。加强残疾预防和康复服务,完善重度残疾人托养照护政策。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统筹防止返贫和低收入人口帮扶政策,把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网织密扎牢。

   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和档案等事业。深入推进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深化全民阅读活动。完善网络综合治理,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提高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服务水平。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加强文物系统性保护和合理利用。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深化中外人文交流,提高国际传播能力。加大体育改革力度。做好2024年奥运会、残奥会备战参赛工作。建好用好群众身边的体育设施,推动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

   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推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着力夯实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基层基础,增强应急处置能力。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加强重点行业领域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压实各方责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做好洪涝干旱、森林草原火灾、地质灾害、地震等防范应对,加强气象服务。严格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等安全监管。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强化城乡社区服务功能。引导支持社会组织、人道救助、志愿服务、公益慈善等健康发展。保障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合法权益。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推动信访工作法治化。加强公共法律服务。强化社会治安整体防控,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新征程新使命,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把党的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各方面全过程。要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全面履行好政府职责。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严格遵守宪法法律。自觉接受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自觉接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自觉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加强审计监督。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制定政策要遵循规律、广聚共识、于法有据。完善政务公开制度。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更好发挥作用。发扬自我革命精神,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纵深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政府工作人员要遵守法纪、廉洁修身、勤勉尽责,干干净净为人民做事。

   全面提高行政效能。围绕贯彻好、落实好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优化协同高效,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不断提高执行力和公信力。坚持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勇于打破思维定势和路径依赖,积极谋划用好牵引性、撬动性强的工作抓手,在抓落实上切实做到不折不扣、雷厉风行、求真务实、敢作善为,确保最终效果符合党中央决策意图,顺应人民群众期待。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大兴调查研究,落实“四下基层”制度。加快数字政府建设。以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牵引,提高政务服务水平。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进一步精简文件和会议,完善督查检查考核,持续为基层和企业减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完善干部担当作为激励和保护机制。广大干部要增强“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并切实转化为“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提振干事创业的精气神,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善作善成,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新业绩。

   我们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推动民族地区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坚持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深入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加强和改进侨务工作,维护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合法权益,汇聚起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致力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过去一年,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新的成绩和进步,人民军队出色完成担负的使命任务。新的一年,要深入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全面深入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打好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攻坚战。全面加强练兵备战,统筹推进军事斗争准备,抓好实战化军事训练,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构建现代军事治理体系,抓好军队建设“十四五”规划执行,加快实施国防发展重大工程。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优化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和布局,加强国防教育、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各级政府要大力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深入开展“双拥”工作,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

   我们要继续全面准确、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坚持依法治港治澳,落实“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原则。支持香港、澳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发挥自身优势和特点,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我们要坚持贯彻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和外来干涉,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坚定不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增进两岸同胞福祉,同心共创民族复兴伟业。

   我们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反对霸权霸道霸凌行径,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中国愿同国际社会一道,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使命重在担当,奋斗创造未来。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信心、开拓进取,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不懈奋斗!

 

 

星期三, 20 12月 2023 08:36

hLife在2023年11月正式创刊

图片1
       hLife是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主办,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上海市免疫治疗创新研究院,西湖大学医学院和广州霍夫曼免疫研究所联合支持的健康科学领域综合性英文期刊。2022年成功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hLife聚焦健康科学领域的前沿进展,旨在促进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的融合发展。学科涉及与医学相关的各个领域。hLife由高福院士、董晨院士和Jules A. Hoffmann教授(2011诺奖获得者)领衔,由60余名全球健康科学领域的卓越科学家组成。编委会成员来自全球13个国家或地区,包括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2名,中国科学院或工程院院士12名,还有多位美国、加拿大、法国、俄罗斯、巴西等国家科学院院士。hLife是一本金色开放获取期刊,2023年11月正式创刊,2025年前接受稿件免收APC。
 
图片2

hLife is a peer-reviewed, open-access monthly journal, whose founding Editors-in-Chief are Prof. George F. Gao, Prof. Chen Dong and Prof. Jules A. Hoffmann. hLife is sponsored by the Institute of Microbi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the Chinese Society of Biotechnology, the Shanghai Immune Therapy Institute, Westlak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and the Sino-French Hoffmann Institute, in cooperation with the international publisher Elsevier.Besides, Central Academy of Fine Arts is involve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display items.

hLife, which combines healthier, happier and harmonious life together, aims to report and highlight original and high-impact discoveries in health sciences, linking basic research to clinical applications that could improve human health. The disciplines covering all medicine-related research, include but are not limited to pathogen biology, epidemiology, physiology, immunology, structural biology, disease surveillance, oncology, drugs, vaccines, translational medicine, and health policy. hLife welcomes various types of content, such as research article, review, letter, perspective, commentary, resource, editorial, dialogue, and stories about scientists or scientific stories in the field of health sciences.

All Article Publishing Charges for articles accepted by hLife before 2025 are free. 

图片3

Submission website: https://www.editorialmanager.com/hlife

hLife homepage: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journal/hlife

Twitter: hLife_Journal

WeChat: hLife Journal

For more information, please contact the Managing Editor, Qun Yan, at: 该Email地址已收到反垃圾邮件插件保护。要显示它您需要在浏览器中启用JavaScript。, 该Email地址已收到反垃圾邮件插件保护。要显示它您需要在浏览器中启用JavaScript。.

 

20231117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共同主办的2023中国医药工业发展大会正式开幕。同期,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创新发展论坛暨清华大学合成与系统生物学中心年会(以下简称会议)成功举办。

本次会议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宣传中心、清华大学合成与系统生物学中心共同主办,以合成生物助推绿色生物制造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聚焦合成生物学与生物制造领域的前沿动态、科技创新和产业趋势,旨在深化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领域的交流融合,推动我国生物经济和生物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

        会议汇聚国内顶尖院士专家、政府机构代表、科研院校、生物技术领域企业、投融资机构专家,深入盘点合成生物学和生物制造产业的发展动态和未来走向。北京市经济与信息化局副局长王磊、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宣传中心总编辑王保平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教授赵国屏,中国科学院院士、天津大学教授元英进,清华大学合成与系统生物学中心主任陈国强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所务委员、天津市政协常务委员、政协科学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江会锋等多位顶级科学家作报告,生物科技领域领军企业分享行业洞见

20231120-1

近年来,生命科学基础前沿研究持续活跃,合成生物正在成为影响人类发展的未来产业之一,在医药、能源、材料、化工、农业等领域具有极其广阔应用前景,成为绿色生物制造产业高速发展的引擎。通过合成生物技术改变传统的工业生产方式,有望减轻甚至解决人类面临的资源短缺和环境问题,以更绿色、更高效的方式实现生产方式质的飞跃。

北京市经济与信息化局副局长王磊在致辞中表示,生物产业是面向未来最有潜力和发展前景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合成生物与生物制造,有望重塑工业的产业生态和未来发展格局。

20231120-2

北京市经信局副局长王磊致辞

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宣传中心总编辑王保平表示,推动合成生物与生物制造的创新发展是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希望以此次论坛为契机,与各位嘉宾商共议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的创新发展

20231120-31

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宣传中心总编辑王保平致辞

清华大学合成与系统生物学中心主任陈国强教授表示,我国在生物制造领域具有独特优势,清华大学合成与系统生物学中心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在合成生物学等方面取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学术成果,期待为中国引领全球生物制造产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31120-4

清华大学合成与系统生物学中心主任陈国强教授致辞

围绕合成生物与生物制造的研究进展,赵国屏院士、元英进院士、江会锋研究员、陈国强教授依次作题为合成生物学国内外进展”“DNA 信息储存”“生物制造的机遇与挑战”“合成生物学和下一代工业生物技术的大会报告。赵国屏院士指出,近年来,我国在基因组、蛋白质组、结构生物学等生物科学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这些为合成生物学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面对国际合成生物学新兴学科的发展机遇,整合我国相关研究的优势队伍,发展我国的合成生物学研究势在必行。元英进院士表示,DNA信息存储是典型的合成生物学与信息技术交叉科学前沿,是一项着眼于未来、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存储技术,未来社会海量数据存储将推动产生变革性存储介质。江会锋研究员指出,当前合成生物学蓬勃发展,已成为国内外竞相布局的热点赛道,应牢牢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重大机遇。陈国强教授展望了下一代工业生物技术的产业应用,其技术优势将对代替传统化工制造、推动绿色生物经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20231120-5

中国科学院赵国屏院士演讲

20231120-6

中国科学院元英进院士演讲

清华大学技术转移研究院院长王燕、北京微构工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徐绚明、北京义翘神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杰、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覃先武、国投创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伟依次作科技成果转化赋能生物产业创新”“PHA新材料:技术创新到产业创新”“无细胞表达体系的探索与应用”“搭建绿色生物制造产业化桥梁”“生物制造领域的投资观察与展望报告。嘉宾围绕合成生物学创新技术、产业化应用成果转化等方面,分享了推动生物制造产业发展的经验和思考

20231120-10

清华大学技术转移研究院院长王燕演讲 

徐绚明董事长表示,生物制造的领域之一——PHA的全球产业化正在进入高速发展期,微构工场以低成本、高效率、智能化、连续化的思路进一步将技术转化和放大,同时推动PHA在新领域的开放性应用。 

20231120-7

微构工场董事长徐绚明演讲

        张杰总经理分享了另一细分赛道——无细胞表达体系的探索与应用,未来有望实现高通量、自动化的抗体片段和蛋白的合成,期待能够与更多优秀的科研单位和企业合作,创造更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0231120-11

义翘神州总经理张杰演讲 

覃先武总工程师表示,绿色生物制造是解决合成生物从实验室011100的方法,安琪酵母立足产业化中原料资源、规模化放大的痛点,开发垂直的产品和服务体系,搭建绿色生物制造产业化桥梁。

20231120-12

安琪酵母总工程师覃先武演讲

        刘伟总经理表示,合成生物行业整体面临碳源、工艺放大、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挑战,在投资选择路径上,则需更加深入研究技术细节、工艺收益率、产品质量、市场规模、推广进展以及财务指标,从能源转型、低碳环保和成熟市场、替代进口这两个投资维度考虑。

20231120-13

国投创合总经理刘伟演讲

        圆桌对话环节,在微构工场董事长徐绚明主持下,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副理事长冯志合清华大学化工系教授、生物化工研究所副所长于慧敏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张立新四川科伦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革新上海凯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杨晨中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李义围绕产学研融合加速绿色生物制造产业发展主题展开专业讨论,分享了全球视野下的创新科技和发展趋势,为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20231120-8

圆桌对话环节

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宣传中心宣布,“新型工业化中国行”大型调研采访活动正式启动,将组织中央媒体、主流财经媒体、重要行业媒体等,分产业、分区域持续开展全国性系列调研采访活动。深入产业领域,及时发现产业各方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过程中的新成绩、新亮点和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入各地方、产业园区,对各方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过程中的成熟经验和创新做法进行系统梳理和总结推广。

合成生物学的发展,需要政、产、学、研、用、金、服等各个方面联合起来,共同打通各个链条的制约因素,让更多的科研成果从实验室中走出来,让创新科技真正赋能产业发展。本次论坛围绕合成生物助推绿色生物制造高质量发展展开深入交流,聚力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加速生物制造的技术突破与产业落地推动实现与国际生物产业发展的同频共振助力合成生物学产业不断升级。

 

为进一步促进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领域各方的交流与合作,2023年11月17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宣传中心、清华大学合成与系统生物学中心主办的“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创新发展论坛暨清华大学合成与系统生物学中心年会”将在北京举办。

本论坛以“合成生物助推绿色生物制造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将邀请政府主管部门、学术界及产业界共同参与,围绕合成生物和绿色生物制造产业发展、产学研深度融合、北京市全球科创中心建设话题,共同分享前沿动态、科技创新和产业趋势,深化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领域的交流融合,推动我国生物经济和生物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31115-11

参会大咖 ▼

20231114-2

20231114-3

20231114-4

20231114-5

20231114-6

20231114-7

20231114-8

20231114-9

20231114-10

20231114-11

20231114-12

20231114-13

20231114-15

20231114-16

20231114-17

完整议程 ▼

20231114-18

为进一步促进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领域各方的交流与合作,2023年11月17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宣传中心、清华大学合成与系统生物学中心主办的“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创新发展论坛暨清华大学合成与系统生物学中心年会”将在北京举办。

本论坛以“合成生物助推绿色生物制造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将邀请政府主管部门、学术界及产业界共同参与,围绕合成生物和绿色生物制造产业发展、产学研深度融合、北京市全球科创中心建设话题,共同分享前沿动态、科技创新和产业趋势,深化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领域的交流融合,推动我国生物经济和生物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31114-11 11

参会大咖 ▼

20231114-2

20231114-3

20231114-4

20231114-5

20231114-6

20231114-7

20231114-8

20231114-9

20231114-10

20231114-11

20231114-12

20231114-13

20231114-15

20231114-16

20231114-17

完整议程 ▼

20231114-18

    为进一步促进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领域各方的交流与合作,2023年11月17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宣传中心、清华大学合成与系统生物学中心主办的“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创新发展论坛暨清华大学合成与系统生物学中心年会”将在北京举办。

    本论坛以“合成生物助推绿色生物制造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将邀请政府主管部门、学术界及产业界共同参与,围绕合成生物和绿色生物制造产业发展、产学研深度融合、北京市全球科创中心建设话题,共同分享前沿动态、科技创新和产业趋势,深化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领域的交流融合,推动我国生物经济和生物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31114-1

参会大咖 ▼

20231114-2

20231114-3

20231114-4

20231114-5

20231114-6

20231114-7

20231114-8

20231114-9

20231114-10

20231114-11

20231114-12

20231114-13

20231114-15

20231114-16

20231114-17

完整议程 ▼

20231114-18

近日,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北京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研究中心谢震课题组在一项最新研究中,开发了一种核糖体内部进入位点(internal ribosome entry site, IRES)的工程改造技术programmable miRNA-responsive IRES translation activation and repression, PROMITAR,实现了仅用单个环状 RNA 分子即可感应多种细胞内源微小 RNA(miRNA)信号,控制 IRES 元件在特定细胞中的翻译活性。相关研究成果以“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理性设计响应 microRNA 的可编程翻译调控开关”(Rational design of microRNA-responsive switch for programmable translational control in mammalian cells)为题,于 11 月 8 日发表于《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
与线性 mRNA 相比,环状 RNAcircRNA更稳定,在哺乳动物细胞内的持续时间更长。因此 circRNA 被认为是一种很有前景的线性 mRNA 的替代物。迄今为止,合成生物学家已经开发出了多种在线性 mRNA 和 circRNA 中调控基因表达的策略。但这些方法通常需要引入额外的 RNA 结合蛋白(RBP)的适配体(aptamer)或 miRNA 结合位点进行翻译抑制(OFF-switch),并需要串联多个翻译抑制来实现翻译激活(ON-switch),增加了 RNA 基因线路的复杂性。而前人报道的由 miRNA 激活 RNA 翻译的策略依赖于 miRNA 切割来释放聚腺苷尾部(polyA 尾)或切除线性 mRNA 的降解域,降低了 circRNA 在细胞中的稳定性。

20231110-11

图 1|通过设计 DS 和 RS 序列实现 HCV-IRES 结构和翻译功能的破坏与恢复

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员设计了控制 RNA 翻译活性的 PROMITAR 技术平台。该平台包含三部分:感应 miRNA 的 IRES 翻译激活模块MITA、感应 miRNA 的 IRES 翻译抑制模块MITR和目标基因编码序列。在该设计策略中,不同 miRNA 的存在或缺失会触发 MITA 或 MITR 的激活,从而实现目标基因的翻译激活或翻译抑制。基于这一设计理念,研究人员以丙肝病毒(HCV)的 IRES 序列为基础,通过在 IRES 上游插入一段与 IRES 内部关键的假结(pseudoknot)部位互补配对的序列(称为“破坏序列”,DS),来打开 IRES 二级结构,从而抑制 IRES 介导的基因翻译。然后,在该“破坏序列”(DS)上游插入一段与之互补的“修复序列”(RS),利用 RS-DS 互补配对释放假结序列,恢复 IRES 的结构并重新激活翻译。在“修复序列”附近设计特殊的 RNA 二级结构,并在该二级结构中融入特定的 miRNA 识别序列,利用 miRNA“海绵”(miRNA sponge)机制即可实现 miRNA 响应的 IRES 翻译激活单元。进一步通过在 IRES 两侧插入 miRNA 的完全互补配对序列,利用 RNAi 机制即可同时实现 miRNA 响应的 IRES 翻译抑制。

 

20231110-22

图 2设计包含特定 miRNA 结合位点的二级结构实现响应特定 miRNA 的 IRES 翻译激活

基于该平台,研究人员成功构建了具有逻辑运算门和细胞分类功能的 circRNA,并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这些 circRNA 分子可以准确响应内源 miRNA 的变化,从而实现对特定细胞类型的成功识别。研究人员还将 Gasdermin D 蛋白的 N 端序列编码到 circRNA中,实现了在目标肝癌细胞中诱导细胞焦亡,实现肿瘤细胞的特异性杀伤。展示了该平台的潜在医学应用价值。另外,研究人员还验证了这一设计策略可以推广至其他病毒类型的 IRES 序列的工程改造,展示了该平台的通用性。该研究成果不仅拓展了 RNA 翻译控制的合成生物学工具箱,为程序化的细胞功能改造提供了一种创新方法,也为 RNA 药物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20231110-33

 

图 3设计含有 miRNA 激活(MITA)和抑制(4 x miR-18a binding sites)元件的 circRNA

20231110-44

图 4具有细胞类型分类功能的 circRNA 在肝癌细胞中诱导细胞焦亡

清华大学自动化系谢震副教授为论文的通讯作者,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博士研究生宁辉、北京合生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刘淦博士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李磊博士、北京合生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刘强、黄慧雅博士参与了该项目研究。该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清华工业开发研究院、清华大学春风基金和北京信息科学技术国家研究中心的资助。

参考资料:1.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3-43065-w
免责声明:本文旨在传递合成生物学最新讯息,不代表平台立场,不构成任何投资意见和建议,以官方/公司公告为准。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近年来,生命科学基础前沿研究持续活跃,生物制造正在成为影响人类发展的未来产业之一,也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合成生物技术将以更友好、更绿色的方式惠及人类生活方方面面。《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包括合成生物学在内的生物经济是未来中国经济转型的新动力。

当前,我国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发展已进入新一轮技术和产业升级节点。为进一步促进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领域各方的交流与合作,20231117,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宣传中心、清华大学合成与系统生物学中心主办的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创新发展论坛暨清华大学合成与系统生物学中心年会将在北京举办。

本论坛以合成生物助推绿色生物制造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将邀请政府主管部门、学术界及产业界共同参与,围绕合成生物和绿色生物制造产业发展、产学研深度融合、北京市全球科创中心建设话题,共同分享前沿动态、科技创新和产业趋势,深化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领域的交流融合,推动我国生物经济和生物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31110-11

扫描二维码注册参会

1117

完整议程

会议主题

合成生物助推绿色生物制造高质量发展

会议议程

 

 

主持嘉宾:吴赴清 清华大学合成与系统生物学中心秘书长

第一环节  领导致辞

14:00-14:20

领导致辞

北京市经济与信息化局领导

张学军  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宣传中心主任

陈国强  清华大学合成与系统生物学中心主任

第二环节  主旨演讲

14:20-14:45

合成生物学国内外进展

赵国屏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教授

14:45-15:10

DNA信息储存

元英进  中国科学院院士、天津大学教授

15:10-15:35

生物制造的机遇与挑战

马延和 天津市第十八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

15:35-16:00

合成生物学和下一代工业生物技术

陈国强  清华大学合成与系统生物学中心主任

16:00-16:20

科技成果转化赋能生物产业创新

   清华大学技术转移研究院院长

16:20-16:40

PHA新材料:技术创新到产业创新

徐绚明  北京微构工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16:40-17:00

无细胞表达体系的探索与应用

   北京义翘神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17:00-17:20

搭建绿色生物制造产业化桥梁

覃先武  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17:20-17:40

生物制造领域的投资观察与展望

   国投创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第三环节  圆桌对话

17:40-18:20

对话主题:产学研融合加速绿色生物制造产业发展

圆桌主持:徐绚明  北京微构工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圆桌嘉宾:

冯志合  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副理事长

于慧敏  清华大学化工系教授、生物化工研究所副所长  

张立新  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刘革新  四川科伦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修才  上海凯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宋维平  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殷建豪  中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会议地点

北京·北京展览馆12号馆


* 图片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宣传中心、清华大学合成与系统生物学中心

 

第1页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