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er User

Super User

2016516日,生命学院朱听课题组与化学系刘磊课题组合作在Nature Chemistry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 “A synthetic molecular system capable of mirror-image genetic replication and transcription”《合成镜像生物分子系统实现遗传信息复制与转录》的论文。该论文首次通过化学合成镜像聚合酶实现了中心法则中DNA的复制与转录这两个关键步骤。Nature在线新闻同步报道并评述了该研究。

原文链接:http://www.nature.com/nchem/journal/vaop/ncurrent/full/nchem.2517.html

Nature新闻链接:http://www.nature.com/news/mirror-image-enzyme-copies-looking-glass-dna-1.19918

地球上已知所有生物都具有手性均一的特征,即构成生命的蛋白质几乎均由L型氨基酸组成,而DNARNA均由D型核糖组成;迄今为止还没有证据表明反手性生命系统在进化中曾经出现过。生命学院朱听课题组与化学系刘磊课题组合作,用化学合成方法构建了基于镜像ASFV pol X聚合酶的遗传信息复制与转录系统。该研究结果表明镜像DNA的复制与转录同样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并具有良好的手性特异性。由该镜像分子系统聚合得到的镜像DNA核酶实现了与天然DNA核酶相同的自剪切功能。该研究有望被用来聚合实用反手性核酸大分子,同时也向实现构建镜像生命系统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朱听课题组致力于合成生物学、基因组学研究。本文第一作者为生命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王子谋和化学系博士后徐维亮,通讯作者为生命学院朱听研究员和化学系刘磊教授。本课题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清华大学自主科研计划、清华-北大生命科学联合中心、感染性疾病诊治协同创新中心的经费支持。

zt00

 

 

 

conference

May 17th, 2016

Room 101Yingshi Building, Department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China

Biological technology is becoming essential platform for healthcare,green industry, low carbon economy and sustainable society. Aiming at promotion of the mutual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2016 Tsinghua-EMBL Forum on Advanced Biological Technology (THE-FAB’2016) will be held in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China, from May 16th to 19th, 2016. THEFAB’ 2016 is jointly organized by Tsinghua University, China, and European Molecular Biology Laboratory (EMBL), Germany. Scope of THE-FAB’2016 will cover the academic research activities and technology transfer in pioneering biological technologies from biomolecules to cellular systems. This Forum will also provide an opportunity for mutual exchange of technology transformation based on basic research for both sides.

Organizers

Tsinghua University

European Molecular Biology Laboratory (EMBL)

Key Lab of Industrial Biocatalysis, Ministry of Education

Sponsor

XIN Center, Tsinghua University

Forum Chairpersons

Prof. Xin-Hui Xing Tsinghua University

Dr. Silke Schumacher EMBL

Important dates for the symposium

1) First circular: March 8th, 2016,

2) April 30th, 2016, abstract submission deadline

3) April 15th, 2016, Invitation letter (including materials for visa application if required)

4) May 1st, 2016, second circular, and the symposium program

 

AGENDA ON MAY 17TH, 2016

Place: Room 101, Yingshi Building, Tsinghua University

8:30-8:45

Opening Ceremony

Greeting from Tsinghua University

Greeting from EMBL

8:45-9:00

Group photo

9:00-9:30

Tile

Research at Tsinghua University

Chairman: Prof. Xin-Hui Xing

Speaker

Dr. Jun-Xiao Lu

Institution

Tsinghua University

9:30-10:00

Tile

EMBL: Overview and missions

 

Speaker

Dr. Silke Schumacher

 

Institution

EMBL

10:00-10:15

Coffee break

10:15-10:45

Tile

Develop Precision Technologies for

Studying 3D Cancer Genome

Chairman: Prof. Rob Meijers

Institution

Tsinghua University

10:45-11:15

Tile

Big Data in Biology: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Speaker

Prof. Charles E. Cook

Institution

EMBL-EBI

11:15-11:45

Tile

CREPT, a novel oncoprotein, promotes

tumorigenesis by regulating Cyclin D1 expression

Chairman: Prof. Henning Hermjakob

Speaker

Prof. Zhi-Jie Chang

Institution

Tsinghua University

11:45-12:15

Tile

Using the Silk Road to solve a riddle in

Neurobiology

Speaker

Prof. Rob Meijers

Institution

EMBL Hamburg


12:15-14:00

Lunch

14:00-14:30

Tile

Research highlights in structural biology

using EMBL research infrastructures

Chairman:

Prof. Guo qiang, Chen

Speaker

Prof. Matthias Wilmanns

Institution

EMBL-Hamburg

14:30-15:00

Tile

Structural studies of the bacteriophage phi29

tail

Speaker

Prof. Ye Xiang

Institution

Tsinghua University

15:00-15:30

Tile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Community Data Standards for Proteomics

Speaker

Prof. Henning Hermjakob

Institution

EMBL-EBI

15:30-16:00

Coffee break

16:00-16:30

Tile

Degradation of non-enzymatic Tau protein

Chairman: Prof. Ye Xiang

Speaker

Prof. Yan-Mei Li

Institution

Tsinghua University

16:30-17:00

Tile

Halomonas. app, Transforming the Chemical

Industry to Biotechnology

Speaker

Prof. Geogre Guo-Qiang Chen

Institution

Tsinghua University

17:00-17:30

Tile

Integrative Biotechnology for Bioeconomy

Era

Speaker

Prof. Xin-Hui Xing

Institution

Tsinghua University

17:30-17:50

Closing remarks

Prof. Xin-Hui Xing, Tsinghua University

Dr. Silke Schumacher, EMBL

18:30-20:30

Dinner

(Quanjude Roast Duck Restaurant)

Note: 25min Presentation + 5min Q&A

 

Contact information

Dr. Nan Su

Department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PRC.

Tel: +86-10-6277-3004 -806

Cell phone number: +86-18610372509

Fax: +86-10-6277-0304

该Email地址已收到反垃圾邮件插件保护。要显示它您需要在浏览器中启用JavaScript。

Dr. Shanshan Du

Department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PRC.

Tel: +86-10-6277-3004 -806

Cell phone number: +86-13011090989

Fax: +86-10-6277-0304

该Email地址已收到反垃圾邮件插件保护。要显示它您需要在浏览器中启用JavaScript。

Curriculum Vitae of Speakers:

ZhiJie Chang (Tsinghua Univ)

George Guo-Qiang Chen (Tsinghua Univ)

XinHui Xing((Tsinghua Univ)

Ye Xiang(Tsinghua Univ)  

YanMei Li(Tsinghua Univ)

Qi Jiang(Tsinghua Univ)

Jun Ma (Tsinghua Univ)

Xiao Jun Lu(Tsinghua Univ)

Matthias Wilmanns(EMBL)

Rob Meijers(EMBL)

Henning HermjakobEMBL-EBI

Jürgen Bauer (EMBLEM

Charles E. Cook (EMBL)

Plamena Markova, LL.M(EMBL))

Dr. Silke Schumacher(EMBL)

 

清华附中生物竞赛班高一的十几位同学表示对合成生物学有兴趣,希望到中心的PI实验室学习。同学们选择了感兴趣的实验室。

中心相关的PI实验室在尽量培养同学们的兴趣的基础上给予更多的知识和帮助。同学们在新的环境下经过老师的辅导都有很大的进步。

老师们希望通过大家努力关照好这几位同学,他们都将是我们生命科学的的接班人,继承者。

清华大学鲁志课题组(RNA生物信息学实验室)招聘博士后

        本实验室专注于癌症和植物逆境胁迫相关研究,通过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和遗传学方法发现癌症以及植物胁迫信号转导过程中的新型标记物,特别是新型的长链非编码RNA。我们通过最新一代的大规模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了很多重要的新型非编码基因,现在需要增加癌症和植物方面基础较好的成员加入我们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该人才可以是偏计算分析的计算背景人才,也可以是偏遗传学实验的湿实验人才。

聘条件

1. 生物信息算背景博士后(1-2名)

A 在生物信息、生物算、大数据挖掘等方面有特经验

B 较强独立从事课题研究的能力,并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杂志上表影响因子超4分的研究文。

有植物或者癌症研究经验先。

2. 遗传学湿实验背景博士后(1-2名)

A 遗传学方面有系的知训练基因或非编码RNA的功能及其生物控具有趣。熟悉相关分子实验实验(如RNA i 等)。

B 较强独立从事课题研究的能力,并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杂志上表影响因子超4分的研究文。

有植物或者癌症研究经验先。

位待遇:

清华大学博士后的标准福利待遇。优秀博士后可申请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postdoctoral fellowship program”,提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待遇和科研资助。

聘者将本人简历以及可以开始工作的时间过电至:该Email地址已收到反垃圾邮件插件保护。要显示它您需要在浏览器中启用JavaScript。

email题请标聘生物信息博士后或者聘湿实验博士后,并注明招聘信息来源,谢谢

时间: 10:00-12:00, April 6th (Wednesday)

地点: Room 1-312, FIT building

报告人: Mattew W. Chang

 Reprogramming

   

    46日,应清华信息国家实验室、清华大学合成与系统生物学研究中心研究员谢震的邀请,新加坡国立大学杨潞龄医学院以及临床、技术创新合成生物学中心的Matthew W. Chang 在清华大学FIT1-312做了题为“为了建成微生物自主生产工厂和疗法而进行的生物功能重编程”的学术报告。Chang教授首先介绍了由他牵头成立的新加坡国立大学临床、技术创新合成生物学中心的基本情况。接下来Chang教授从治疗性细胞、工程改造细胞工厂、基于细胞或非细胞依赖的生物传感器等三个方向讲述了团队的近期研究成果。本次报告展示了合成生物学在生物制造、医药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引起了在场师生的广泛兴趣。

Reprogramming biological functionalities for au-tonomous microbial factories and therapeutics

 

 

时间: 10:00-12:00, April 6th (Wednesday)

地点: Room 1-312, FIT building

报告人: Mattew W. Chang

 

Reprogramming

 

    46日,应清华信息国家实验室、清华大学合成与系统生物学研究中心研究员谢震的邀请,新加坡国立大学杨潞龄医学院以及临床、技术创新合成生物学中心的Matthew W. Chang 在清华大学FIT1-312做了题为“为了建成微生物自主生产工厂和疗法而进行的生物功能重编程”的学术报告。Chang教授首先介绍了由他牵头成立的新加坡国立大学临床、技术创新合成生物学中心的基本情况。接下来Chang教授从治疗性细胞、工程改造细胞工厂、基于细胞或非细胞依赖的生物传感器等三个方向讲述了团队的近期研究成果。本次报告展示了合成生物学在生物制造、医药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引起了在场师生的广泛兴趣。

 

 

12月10日“合成生物学定量模型与设计”研讨会在清华大学信息技术大楼举行。

研讨会现场。

本次研讨会是国内首个以定量合成生物学为主题的会议,涵盖了我国从事相关研究的主要团队,旨在加强十三五期间该领域的交流与协作。会议的召开对推进清华大学十三五合成生物学基础研究、促进清华与国内相关科研院所的深度协作,具有重要意义。

会上,与会学者针对人造生命体系的代谢网络、调控网络、基因线路、蛋白质线路定量模型与理性设计,交流了最新进展;对该领域目前存在的科学挑战与机遇,对如何更好地应用系统生物学、化学工程、自动控制等学科的基础理论设计人造生命体系,对如何更好地结合国家战略需求开展合成生物学基础研究,支撑合成生物学医农工重要应用进行了深入讨论。

研讨会由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共同主办,来自清华大学“合成与系统生物学研究中心”组成单位化工系、信息国家实验室、自动化系、生命学院的8位教师,以及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香港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北京微生物所、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等11个科研院所的30多名学者参加。

清华大学化工系长江学者、973首席科学家林章凛教授和中国科技大学生科院杰出青年获得者刘海燕教授共同主持研讨会。

12月10日“合成生物学定量模型与设计”研讨会在清华大学信息技术大楼举行。

研讨会现场。

本次研讨会是国内首个以定量合成生物学为主题的会议,涵盖了我国从事相关研究的主要团队,旨在加强十三五期间该领域的交流与协作。会议的召开对推进清华大学十三五合成生物学基础研究、促进清华与国内相关科研院所的深度协作,具有重要意义。

会上,与会学者针对人造生命体系的代谢网络、调控网络、基因线路、蛋白质线路定量模型与理性设计,交流了最新进展;对该领域目前存在的科学挑战与机遇,对如何更好地应用系统生物学、化学工程、自动控制等学科的基础理论设计人造生命体系,对如何更好地结合国家战略需求开展合成生物学基础研究,支撑合成生物学医农工重要应用进行了深入讨论。

研讨会由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共同主办,来自清华大学“合成与系统生物学研究中心”组成单位化工系、信息国家实验室、自动化系、生命学院的8位教师,以及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香港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北京微生物所、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等11个科研院所的30多名学者参加。

清华大学化工系长江学者、973首席科学家林章凛教授和中国科技大学生科院杰出青年获得者刘海燕教授共同主持研讨会。

星期一, 07 12月 2015 13:26

2015国际代谢工程峰会圆满落幕

2015国际代谢工程峰会圆满落幕   

        2015122日,国际代谢工程大会(Metabolic Engineering Summit)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圆满落幕。这次会议聚集了30多名来自世界各国的顶尖科学家和工业界精英,参会者达到700多名,是中国合成生物学和代谢工程领域举办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国际学术会议。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合成生物学时代下的生物制造

        国际代谢工程协会(IMES)主席Jens Nielsen高度评价了本次大会,在送别晚宴上宣布本届大会圆满落幕,对会议的主办方以及志愿者表示感谢,向谭天伟院士及陈国强教授颁发感谢证书。

jens-mes0

送别晚宴,Jens Nielsen向大会主席谭天伟院士及陈国强教授致谢

 

        近年来,代谢工程和合成生物学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发展迅猛,成为生命科学领域内发展最快的方向之一。为了更好的促进代谢工程和合成生物学在中国的发展,国际代谢工程协会(IMES)于20151130-122日在中国北京举办本届峰会。此次会议是IMES在中国举办的首届代谢工程峰会,在中国工程院、国际代谢工程协会、美国化学学会、亚洲生物技术联盟和世界工业生物技术委员会的共同支持下,由清华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科院微生物所、中国科学院-发展中国家科学院生物技术卓越中心、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深圳大学等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联合承办。

合成生物学和代谢工程作为生物领域内新兴的热点,在人类认识生命、揭示生命奥秘、重新设计及改造生物等方面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合成生物学将催生下一次生物技术革命,是改变世界的10大新技术之一。我国科技部十分重视合成生物学研究,起步较早,2010年以来已经启动了合成生物学的9973项目,迄今为止已经取得了很多可喜可贺的成果。这次会议的主题是合成生物学,符合国家十三五的发展战略,在习近平主席、刘延东副总理的高度重视下,十三五计划我国把合成生物学列为重大专项。

jens-mes1

大会共同主席谭天伟院士、陈国强教授、李寅教授、蔡志明院长、张立新教授、刘天罡教授

 

大会第一天-欢迎晚宴

        欢迎晚宴上,大会共同主席、清华大学陈国强教授主持晚宴,介绍大会背景。大会共同主席、北京化工大学谭天伟院士,大会共同主席、中科院微生物所李寅教授分别发言,表示对参会者的欢迎。

        科技部基础研究司马燕合司长致词,马司长代表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对大会顺利召开表示祝贺。马燕合司长表示当前正值国家研究制定十三五的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合成生物学将是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最后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jens-mes2

马燕合司长致词

 

        随后国际代谢工程协会(IMES)主席、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JensNielsen介绍协会历史。

        在大会组织者、清华大学邢新会教授主持下,大会创始人、美国工程院院士GregoryStephanopoulos作主题为“Transforming theChemical Industry via Biotechnology and Metabolic Engineering”的开场报告。提出“Biologybeyond Medicine. Biotechnology beyond Biofules.”的观点,预测合成生物学和代谢工程将是生物工业的巨大推动力。

jens-mes3

Gregory Stephanopoulos作开场报告

 

        大会第二天与第三天,在主会场一共有六个主题研讨会,特邀嘉宾分别进行了主题演讲。大会同时邀请了四家国内外知名的生物工业界代表,分享他们成功的经验,与参会者进行探讨。

jens-mes4
8位国内外院士:邓子新院士、谭天伟院士、杨焕明院士、赵国屏院士、

Gregory StephanopoulosJens Nielsen、James LIAO、SangYup LEE

 

大会第二天(三个主题研讨会以及海报展示环节)

        121日,大会展开了三个主题研讨会。分别是代谢工程生产天然产物代谢工程变废为宝代谢工程推进生物经济

        在主题一代谢工程生产天然产物上,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邓子新院士首先做了主题为“Approaching Synthetic Microbiologyto Harness the Metabolic Power for Novel and Improved Nucleoside Antibiotics”的专题报告。随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John Dueber,大会共同主席、中科院微生物所张立新教授,大会共同主席、武汉大学刘天罡教授分别作报告。

        在主题二代谢工程变废为宝上,谭天伟院士首先作主题为“From Cellulose to Chemicals via ME and SyntheticBiology”的专题报告。之后分别是下一届ME大会主席、神户大学Akihiko Kondo教授与李寅教授分别作报告。

        在主题三代谢工程推进生物经济中,华大基因研究院杨焕明院士与韩国KASITSang Yup LEE分别作了主题为" From the HGP toSynthetic Biology " "Bio-based Production of Succinic Acid"的专题报告。上海交通大学冯雁教授,德国于利希核研究中心Wolfgang Wiechert教授等嘉宾分别作报告。

        Poster展示环节,有来自国内外近180名博士、青年学者参与学术海报展示,会场交流气氛热烈。通过参会教授投票,最终选出12张最佳Poster,分获一二三等奖。

jens-mes5
Poster展示环节,参会者相互交流

 

大会第三天(三个主题研讨会及送别晚宴)

        122日,大会展开了三个主题研讨会,主题分别为代谢工程在粮食能源水资源关系网中的作用代谢工程作为驱动创新的促进技术生物炼制在页岩气时代和降低油价中的挑战

在主题四代谢工程在粮食能源水资源关系网中的作用和主题五代谢工程作为驱动创新的促进技术中,德国明斯特大学Alexander Steinbűchel教授首先作主题为"Engineering theMetabolism of Organic Sulfur Compounds for Biosynthesis of Non-BiodegradablePolythioesters"的专题报告。之后,弗吉尼亚理工大学Yi-Heng Percival ZHANG教授等嘉宾分别做报告。

        在主题六中,UCLAJames LIAOJens Nielsen分别作主题为"Expanding RawMaterial and Host Range for Sustainable Production of Fuels and Chemicals"" Advancing the Design-Build-Test Cyclefor Metabolic Engineering of Yeast "的专题报告。随后,清华大学陈国强教授、杜克大学Mike Lynch教授等嘉宾分别作报告。

        122日送别晚宴上,张立新教授和刘天罡教授的共同主持了最佳Poster颁奖仪式,谭天伟院士致闭幕词。最后,谭院士邀请所有志愿者上台,代表大会组委会表达感谢,宣布为期三天的大会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网、《中国经济导报》、中国青年网、凤凰网、腾讯网、搜狐网、网易等国内多家主流媒体相继报道大会。

jens-mes6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报道大会

 

 

jens-mes7

全体合影

通讯员王宣,陈祥斌     

星期一, 07 12月 2015 12:45

2015国际代谢工程峰会圆满落幕

2015国际代谢工程峰会圆满落幕   

        2015122日,国际代谢工程大会(Metabolic Engineering Summit)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圆满落幕。这次会议聚集了30多名来自世界各国的顶尖科学家和工业界精英,参会者达到700多名,是中国合成生物学和代谢工程领域举办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国际学术会议。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合成生物学时代下的生物制造

        国际代谢工程协会(IMES)主席Jens Nielsen高度评价了本次大会,在送别晚宴上宣布本届大会圆满落幕,对会议的主办方以及志愿者表示感谢,向谭天伟院士及陈国强教授颁发感谢证书。

jens-mes0

送别晚宴,Jens Nielsen向大会主席谭天伟院士及陈国强教授致谢

 

        近年来,代谢工程和合成生物学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发展迅猛,成为生命科学领域内发展最快的方向之一。为了更好的促进代谢工程和合成生物学在中国的发展,国际代谢工程协会(IMES)于20151130-122日在中国北京举办本届峰会。此次会议是IMES在中国举办的首届代谢工程峰会,在中国工程院、国际代谢工程协会、美国化学学会、亚洲生物技术联盟和世界工业生物技术委员会的共同支持下,由清华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科院微生物所、中国科学院-发展中国家科学院生物技术卓越中心、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深圳大学等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联合承办。

合成生物学和代谢工程作为生物领域内新兴的热点,在人类认识生命、揭示生命奥秘、重新设计及改造生物等方面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合成生物学将催生下一次生物技术革命,是改变世界的10大新技术之一。我国科技部十分重视合成生物学研究,起步较早,2010年以来已经启动了合成生物学的9973项目,迄今为止已经取得了很多可喜可贺的成果。这次会议的主题是合成生物学,符合国家十三五的发展战略,在习近平主席、刘延东副总理的高度重视下,十三五计划我国把合成生物学列为重大专项。

jens-mes1

大会共同主席谭天伟院士、陈国强教授、李寅教授、蔡志明院长、张立新教授、刘天罡教授

 

大会第一天-欢迎晚宴

        欢迎晚宴上,大会共同主席、清华大学陈国强教授主持晚宴,介绍大会背景。大会共同主席、北京化工大学谭天伟院士,大会共同主席、中科院微生物所李寅教授分别发言,表示对参会者的欢迎。

        科技部基础研究司马燕合司长致词,马司长代表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对大会顺利召开表示祝贺。马燕合司长表示当前正值国家研究制定十三五的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合成生物学将是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最后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jens-mes2

马燕合司长致词

 

        随后国际代谢工程协会(IMES)主席、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JensNielsen介绍协会历史。

        在大会组织者、清华大学邢新会教授主持下,大会创始人、美国工程院院士GregoryStephanopoulos作主题为“Transforming theChemical Industry via Biotechnology and Metabolic Engineering”的开场报告。提出“Biologybeyond Medicine. Biotechnology beyond Biofules.”的观点,预测合成生物学和代谢工程将是生物工业的巨大推动力。

jens-mes3

Gregory Stephanopoulos作开场报告

 

        大会第二天与第三天,在主会场一共有六个主题研讨会,特邀嘉宾分别进行了主题演讲。大会同时邀请了四家国内外知名的生物工业界代表,分享他们成功的经验,与参会者进行探讨。

jens-mes4
8位国内外院士:邓子新院士、谭天伟院士、杨焕明院士、赵国屏院士、

Gregory StephanopoulosJens Nielsen、James LIAO、SangYup LEE

 

大会第二天(三个主题研讨会以及海报展示环节)

        121日,大会展开了三个主题研讨会。分别是代谢工程生产天然产物代谢工程变废为宝代谢工程推进生物经济

        在主题一代谢工程生产天然产物上,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邓子新院士首先做了主题为“Approaching Synthetic Microbiologyto Harness the Metabolic Power for Novel and Improved Nucleoside Antibiotics”的专题报告。随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John Dueber,大会共同主席、中科院微生物所张立新教授,大会共同主席、武汉大学刘天罡教授分别作报告。

        在主题二代谢工程变废为宝上,谭天伟院士首先作主题为“From Cellulose to Chemicals via ME and SyntheticBiology”的专题报告。之后分别是下一届ME大会主席、神户大学Akihiko Kondo教授与李寅教授分别作报告。

        在主题三代谢工程推进生物经济中,华大基因研究院杨焕明院士与韩国KASITSang Yup LEE分别作了主题为" From the HGP toSynthetic Biology " "Bio-based Production of Succinic Acid"的专题报告。上海交通大学冯雁教授,德国于利希核研究中心Wolfgang Wiechert教授等嘉宾分别作报告。

        Poster展示环节,有来自国内外近180名博士、青年学者参与学术海报展示,会场交流气氛热烈。通过参会教授投票,最终选出12张最佳Poster,分获一二三等奖。

jens-mes5
Poster展示环节,参会者相互交流

 

大会第三天(三个主题研讨会及送别晚宴)

        122日,大会展开了三个主题研讨会,主题分别为代谢工程在粮食能源水资源关系网中的作用代谢工程作为驱动创新的促进技术生物炼制在页岩气时代和降低油价中的挑战

在主题四代谢工程在粮食能源水资源关系网中的作用和主题五代谢工程作为驱动创新的促进技术中,德国明斯特大学Alexander Steinbűchel教授首先作主题为"Engineering theMetabolism of Organic Sulfur Compounds for Biosynthesis of Non-BiodegradablePolythioesters"的专题报告。之后,弗吉尼亚理工大学Yi-Heng Percival ZHANG教授等嘉宾分别做报告。

        在主题六中,UCLAJames LIAOJens Nielsen分别作主题为"Expanding RawMaterial and Host Range for Sustainable Production of Fuels and Chemicals"" Advancing the Design-Build-Test Cyclefor Metabolic Engineering of Yeast "的专题报告。随后,清华大学陈国强教授、杜克大学Mike Lynch教授等嘉宾分别作报告。

        122日送别晚宴上,张立新教授和刘天罡教授的共同主持了最佳Poster颁奖仪式,谭天伟院士致闭幕词。最后,谭院士邀请所有志愿者上台,代表大会组委会表达感谢,宣布为期三天的大会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网、《中国经济导报》、中国青年网、凤凰网、腾讯网、搜狐网、网易等国内多家主流媒体相继报道大会。

jens-mes6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报道大会

 

 

jens-mes7

全体合影

通讯员王宣,陈祥斌     

第8页 共15页